「茶單看不懂?掌握茶單公式,變身台灣特色茶達人!」

「茶單看不懂?掌握茶單公式,變身台灣特色茶達人!」

茶單看不懂?掌握茶單公式,變身台灣特色茶達人!

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常常到一些比較專業的茶店喝茶時,一拿到茶單,常常看不是很懂,光台灣茶的品項就超級多,到底該怎麼選茶,以及為什麼台灣會有這麼多特色茶呢?差異又在哪裡呢?

一次挑戰六種台灣特色茶


影片中總共提到六款茶,以下我們逐一分析介紹

特色茶命名公式

公式1:「地名+製作方式」

1. 日月潭紅茶(南投名間鄉): 影片中這款茶真正的產地是在南投名間鄉,但為什麼又稱日月潭紅茶呢?這個特色茶命名是由「日月潭」地名加上「紅茶」這種製作方式組成的。首先我們要先了解,紅茶、綠茶、烏龍茶,都是一種茶的製作方式,像是魚想清蒸還是紅燒一樣。詳細介紹可以看「解密六大茶系前世今生」,日月潭紅茶,則是當初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希望因應國際紅茶的出口需求,因此在台灣尋找與印度阿薩姆氣候種植條件接近的地區來種植大葉種茶樹並且生產紅茶,最後選擇在今日的南投魚池鄉種植,培育出大家常聽見的台茶8號(台灣的阿薩姆大葉種茶樹),以及發展出台灣的紅茶產業。

而台灣南投鄰近重要國際觀光產地又以日月潭為重點觀光地區,因此市場上多以「日月潭紅茶」作為特色茶的標的名稱,久而久之,一但聽到「日月潭紅茶」,對他就有基礎的既定印象,但也因為這樣,日月潭紅茶代表的,有可能不再是限定只有在日月潭或是魚池產地的茶,許多其他產地也可以種植台茶8號並且製作成紅茶,茶的風味符合大家對於市場日月潭紅茶的樣貌,因此在市場推廣時也用日月潭紅茶來販賣!

日月潭紅茶


2. 文山包種茶(坪林)
包種茶源自福建的製茶方式,是一種輕度部分發酵的條索形烏龍茶。在清領時期,會將包種茶與花卉一起窨製,變成帶有花香的花茶,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香片,但是,在台灣發展之後,逐步發展出獨特的技術,單純透過發酵不需要加入花卉,也能產生優美的花香,因而變成台灣北部的重點特色茶。發展的地區涵蓋整個台北大屯山系,以及大文山地區(也就是現在坪林、石碇、木柵等地區一代)。

因此,這裡指的文山包種茶(坪林),意思就是產地在坪林,以過去大文山式的包種茶製法,製作而成的茶,茶的特色是輕度發酵、條索形、具有花香的烏龍茶。


文山包種3. 凍頂烏龍茶(南投竹山)

凍頂是地名,但確確指哪裡,有三種說法。一指臺灣南投縣鹿谷鄉凍頂山麓一帶,另外一個說法是記載於《雲林縣采訪冊》中,臺語「凍頂」係源自客家話「崠頂」(即山頂的意思),最後一個說法是指「南投鹿谷鄉彰雅村的凍頂巷」。無論哪一個意思,基本上就是指在南投山麓地區這裡的特色茶。而這裡指的「烏龍茶」,製作方式則是以中重發酵、重焙火、團揉成球型的熟香型烏龍茶。

但影片中所喝的茶,實際產於南投竹山,這個區域的茶,也是杉林溪區域的茶,我們從照片中也可以觀察到茶湯比較偏金黃,和傳統的凍頂重焙火,偏橘黃色的茶湯不太一樣,喝起來的味道,也少了一些焙火味,我們可以更近一步判斷,這款茶應該屬於輕發酵清香型的球型烏龍茶。但有可能在販售上,為了讓產品更好銷售,則放上了凍頂烏龍茶的名稱!(這...其實在台灣買茶的時候很常發生這個問題,所以在購買時,還是要問清楚比較好~)

凍頂烏龍茶

公式2: 獨特的專有名稱

1. 東方美人茶(新竹北埔):這種類型的取名,基本上就需要茶友們花一點時間去了解他的背景資訊,了解茶的身分證明公式是「地名+品種++製作方式」,因此,所謂的東方美人茶,通常是「桃竹苗」地區,以有「被小綠葉蟬叮咬過青心大冇」品種,製作的「重發酵烏龍茶」,他的重點風味在於因為小綠葉蟬叮咬過後讓茶葉在發酵過程當中產生蜜香,因此一聽到東方美人,基本的概念就是有蜜香的茶。至於爲什麼命名叫做東方美人呢?有許多種說法,但通常會這樣命名,主要就是看哪一種命名的名稱最能讓市場接受,幫助買氣。有的說法是這個茶曾獲英國女王喜愛因而命名為東方美人,但我個人比較認為這是市場行銷故事,根據藍芳仁老師的書籍中提到,在1992年以前沒有東方美人這個名稱,那以前東方美人叫做什麼茶呢?

過去東方美人叫「膨風茶」,據說是1932年由姜瑞昌因不捨被小綠葉蟬叮咬後的葉子被浪費,用它做成重發酵的茶,意外發現其產生的蜜香具有獨特魅力,無論在茶葉比賽或銷售市場上都受到親睞,得獎的訊息在還沒被報紙刊登前,被其他農友戲稱「膨風」,因而稱為「膨風茶」。說實在的,以市場行銷魅力來看「東方美人」相比「膨風茶」感覺高級兩萬倍了!不是嗎?哈哈

東方美人

2. 福鹿烏龍茶(台東鹿野)
根據鹿野鄉公所的資料,在台東鹿野的福鹿茶區是花東地區最大的茶區,主要分佈在鹿野鄉永安、龍田村及延平鄉永康村,總面積約四百餘公頃,年產業四百餘噸。說到台灣特殊命名為了讓名字響噹噹,在台灣有很多茶都是某某總統或高官幫茶取個好名字因而出名的!福鹿茶則是民國71年4月前總統李登輝先生任省主席時,喝了在地的茶非常喜歡,因此應茶農請求將當地的茶命名為「福鹿茶」。這裡的烏龍茶特色,一樣是輕發酵、球形的清香系烏龍茶。

福鹿茶

3. 珠露茶(嘉義阿里山)

阿里山珠露茶也是最響叮噹的地方茶名稱。和福鹿茶一樣,他是由民國75年由當時的謝副總統東閔先生提名為「阿里山珠露」產於阿里山竹崎鄉山麓的石棹茶區,海拔在1200~1700公尺之間,種植主要品種以青心烏龍和金萱為主,屬於輕發酵、球形的清香系烏龍茶,也是台灣高山茶的重要代表特色茶。

凍頂烏龍茶

台灣為什麼有那麼多在地茶?

台灣茶業發展的脈絡,主要可以分成「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兩個時代,因應國際市場時,整個台灣無論是哪裡產的茶,其實都是「台灣茶」,因此我們可以看到19世紀末清領時期台灣茶以「福爾摩沙烏龍茶」(Formosa Oolong)為名的台灣茶葉出口到歐美市場,日治時期,日本為了和立頓品牌對抗,發展了「日東」這個品牌,台灣當時出口的紅茶,統一也就是「日東紅茶」的一部分。

但在國民政府時期之後,台灣內需市場的重要時機,在於1970年代中後期,國際茶業供應過剩,台灣也因能源危機茶葉出口變得毫無進爭利,導致開始轉向國內市場,因此,面對自家人消費茶灣茶,各地方的茶產區也就是必要各自延伸出自方特色,繼而發展出台灣的地方特色茶。同時,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台灣原本茶葉多半種植在400~600左右的中海拔地區,開始逐步移到1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延伸出台灣高山茶的地方特色。


延伸閱讀

解密六大茶系前世今生